這不是醫生或教授的研究報告,不站在研究者和幫助者的角度,上文單純是由ADHD患者本人分享得到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心得。我們實際上要做哪些事情,你的人生才不會走向無盡的痛苦。

~
強烈不建議沒有得到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D /ADHD)的朋友繼續看下去,因為這篇文章不是寫給你看的,如果你是過動兒的爸爸媽媽或是配偶,你要做的兩件事情就是(1)幫他注意有沒有按時吃藥這件事,以及(2)當他說出或做出一些你可能很火的話的時候不要被他激怒,請引導出他除了激怒你以外真正想要表達的事情(有時候沒有目的性的激怒別人可能單純只是因為他很無聊想找人互動,此時只要讚美他的正面行為他就會自動停止激怒別人的行為,轉而表現出正面的言語或動作),如果他能有禮貌的說出他的意向或回應,也請記得一定要大方讚美他,並給出確實有建設性的回應,並以有趣的結尾開心的結束一段對話
~

 
1.按時吃藥 - 在ADD的世界沒吃藥就像正常人吃了安非他命,會變得不能控制很多事情,包含自己決定要做,計畫要做,打算要做,道德上認為要做,理論上應該要做,正常要做的事情,再簡單的計畫都會變得不可能,失去控制力和持續的動機,跟隨著刺激走。簡單來說就是會認為自己明明不想要,但是做了,或是明明想要卻做不到。晚一小時吃藥,你當天能控制的生命就少一小時,你一天沒吃藥,你的24小時就毀了。
 
2.固定時間早睡 - 熬夜會直接抵銷藥效,讓你沒辦法集中精神。養成習慣或是想辦法固定每天自己十一點整前一定要躺平,可以讓隔天藥效充分發揮。建議最佳十一點睡,超過十二點就算熬夜,建議睡眠時間七到八小時,中午盡量爭取午休十五分鐘以上。
 
3.晚上精神不好是好事- 最好避免於下午三點以後攝取高量咖啡因,因為有時喝紅茶,綠茶,咖啡,可樂等飲料含有咖啡因,提神的同時會透過各種累積的因素造成晚睡熬夜,抵銷隔天的藥效,這是連鎖反應,不得不慎。
4.固定運動 - 不管做什麼都好,一定要動,有抖腳的人可以降低抖腳的衝動。慢跑/游泳/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唱歌/瑜珈/打坐等。運動時會增加天然的血清素,在ADD的世界裡就像是正常人的維他命丸一樣,可以協助穩定你吃藥的成果。

5.正面思考 - 學會讚美別人和嘲笑自己,說好話可以讓我們看到別人好的一面,抵銷我們把自己的負面形象套用或移情到別人身上去,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幫我們把自卑的情緒引開,到別人的優點,別人的優點能刺激我們思考,是正面的刺激。嘲笑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認同ADD跟定你一輩子的這個事實,你就算不注意它也不會悄悄溜走,然後透過嘲笑,也就是承認各種自己的缺陷,來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的不足,這種不足感的刺激,能幫我們開始嘗試改善自己的生活。

6.學會愛人- 真心愛人或全心投入喜歡的工作。規律的生活對於ADD來說不可能,唯有愛才能做的事情受到控制,當然也包含愛自己和身邊每一個人。比方說很感謝某個人或某件事情,而你因此願意付出大量的心力,在這個過程裡面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包含著強烈的動機(刺激),能讓你的潛能真正的發揮出來而非一直被其他的事情吸引掉注意力。

總結就是,吃藥+早睡+運動+正向思考+專注熱愛的人事物,要和ADD做好朋友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先去看一下精神科醫生,再把上文提到的事情做到就行。

下文是由醫生寫的文章,希望有助於ADHD患者養成固定服藥的習慣,因為下述的每個故事都已經真實發生在我家,在開始服藥前的十幾年裏面,我的父母離婚,兄弟常大打出手,因為我的病造成了我家人許許多多痛苦,直到開始服用藥物後,我才慢慢地重新反省(也才有辦法反省),但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即便我做了很多彌補,依然變不回想要的樣子。朋友,請盡早服藥,或許這不能挽回你過去發生過的什麼,但可以大幅地讓你的未來看到光明和希望

 

ADHD對家庭的影響

ADHD對家庭常造成嚴重地問題。在阿摩醫生的臨床經驗裡,看過一些甜蜜家庭,因為ADHD孩子而分散。也看過不少「相愛」的夫妻,因為受不了對方ADHD症狀而離婚的。ADHD造成的負面影響,包括上一篇所討論的人際關係,也同時影響家庭生活,下面幾項需要思考的問題:

製造紛爭(Drive toward turmoil):
有ADD的兒童和青少年知道做什麼會把父母氣得跳腳。ADHD是腦前庭活動量的缺乏,ADDer需要外在的刺激來增加其腦前庭的活動,所以他們會不由自主的製造事端,獲得清醒。在家裡,他們可能亂發脾氣,大哭小叫,製造噪音,活蹦亂跳

父母意見分岐(Parental Splitting)
ADHD小孩可能會製造事端,促使父母爭吵。他們利用父母意見的不同來從中取利或者增加混亂。這種場景通常是媽媽怪爸爸不關心小孩或者是對孩子太嚴厲,而爸爸怪媽媽沒有標準或者過分縱容小孩。這種情況常造成父母雙方受不了這種衝突而離異

負面的期望(Negative Expections)
家有ADHD孩子和伴侶的家庭常因為有所期待而產生問題,最後為了避免失望而閃避彼此。例如,某位太太在他ADHD的先生答應幫忙洗碗後,猜想她先生可能不會去洗,所以她乾脆就把碗洗了,然後那一整晚她都在生她先生的氣,雖然是她自己沒等她先生去洗碗。

父母的感受(Feeling of Parents)
拒絕相信(Denial): 父母親拒絕相信最常見的藉口是「我的孩子沒有問題,他只是需要一些時間,一些關注,一些管教,更多的愛,比較好的老師和學校,嚴格的媽媽,空閒一點的爸爸」對父母來說,承認自己的小孩有問題是很傷痛的事,有些人得花上許多年來接受這種事實。拒絕相信只會傷害小孩,阻礙小孩成功的机會。

悲傷(Grief):通常家裡如果有一個沒經過治療的ADHD家人,這家需要經歷一段悲傷期。父母親或者伴侶常產生失落感,覺得沒有一個「正常」的孩子或者伴侶,他們覺得傷心,怎麼事情不如他們所想的。

戒心(On Guard)
對許多家有ADHD孩童的父母親來說,生活就像戰場。他們得隨時保持警戒,防止孩子突然衝向馬路或者打破商店裡的商品或者失去蹤影。這種長期的注意力造成父母內心的緊張。
愧疚(Guild):愧疚是跟ADHDers同住的人很大的問題。ADHDers製造的混亂最後常引起厭惡感。父母或者伴侶覺得「不應該」厭惡自己的所愛,因為覺得愧疚而壓抑自己的情緒。

怨氣(Anger):氣考師、醫生、保姆和其他孩子的父母是ADHD父母最常見的心裡反應。教養ADHD孩子的挫折感讓他們找尋發洩的管道。

羨慕(Envy):「為什麼我們不能有正常的小孩?我沒造孽,為何遭受這種懲罰?這是不公平的」

怪罪(Blame):「你慣壞他的,你什麼都幫他做,他怎麼有机會去學著做?」「你對他太沒原則」「你從來不稱讚他」「如果你在家多一點時間:他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互相怪罪是沒有建設性的也沒有任何幫助,可是常發生在ADHD家庭。

孤立感(Isolation):「所有人都覺我不是一個好父/母親。沒有人有這個問題。那兒我也不能帶他去,只能關在家裡」孤立感是常見的。許多家有ADHD孩子的父母覺得世界上只有他們家有問題

討價還價(Bargaining):「如果我們將他換所學校,他就會變好的」「如果增加一些課外活動,或許他的行為態度會比較好」「如果我跟他爸爸分開,對我們大家比較好」許多家有ADHD的父母將孩子的問題怪罪於外在環境,以為轉換生活方式,可以改變現狀。事實上,沒有正確的治療,通常單純的改變生活方式很少有效的。

憂鬱(Depression):「都是我的錯,對不起孩子,我沒盡到做父母的責任。照顧他好累,我再也受不了。我應該去上班,將他交給保姆帶」許多父母親無法負荷精神上和體力上的負擔,常造成嚴重的憂鬱。

兄弟姐妹間的問題(Sibling Issues)
ADHD孩童常激怒他的手足,造成彼此間的打鬧爭吵哭泣。
一般來說,ADHD是遺傳性的疾病,如果一個孩子被診斷為ADHD,他的兄弟姐妹通常也有一些ADHD的症狀。一個家庭若有二個以上沒有經過治療的ADHDers,這個家通常是零亂不堪的。

通常一個家庭若有ADHD孩子,父母常將孩子分為「乖」孩子和「不乖」(ADHD)孩子。因為ADHD孩子的行為,常讓父母親沒面子,父母會誤以為他的其他孩子是完美的。這讓ADHD孩子產生抗拒感。這也讓沒有ADHD的孩子利用机會破壞ADHD孩子嚐試做的改變。
可力,九歲,是個嚴重的過動兒,他可以哭鬧不休三個小時,每天在學校製造麻煩,從來不聽他媽媽的話。莎拉,六歲,有美麗的長髮,是她媽媽的小天使。她從來不做壞事。經過治療可力的行為有明顯的進步,但是在心理咨詢時可力說莎拉對他比中指,他跑去跟他媽媽說,他媽媽不相信他,她說:「莎拉絕對不會這樣做,她這麼乖巧」心理咨詢師要求他媽媽在他倆遊玩中,暗自觀察。最後,可力的媽媽發現莎拉會故意對可力比中指,激怒可力。在莎拉心理,她希望可力一直有行為問題,這樣她就可以繼續保有「完美無缺」的頭銜。

兄弟姐妹的感受(Feelings of Brothers and Sisters)

羞惡之心(embarrassment):就像父母親抱怨親戚朋友無法接受他們ADHD的孩子,通常ADHDer的手足也常為他的行為感到不好意思或者困窘

生氣(Anger):ADHDer常會招惹他的兄弟姐妹情緒起伏

排斥(Resentment): 兄弟姐妹可能感到怨恨,為什麼那個問題孩子跟他有關係,最討厭的就是有人跑來跟他說:「你知道嗎?你弟今天又幹了什麼嗎?」

覺得被占便宜(Put-upon): 因為ADHDer沒有太多的朋友,有時候父母親會要求他的
兄弟姐妹必須將他包括在他們的生活、遊戲圈裡。

愧疚(Guilt):跟父母親一樣,兄弟姐妹也常為自己的厭惡感,感到愧疚。不管他們手足的行為如何,他們還是很關心

無法控制(Out of control): 兄弟姐妹覺得無法控制ADHDer的行為,在遊玩中,他不遵守規定、賴皮。他們覺得將他排除在外可以省掉許多麻煩

嫉妒(Jealousy): 兄弟姐妹覺得父母親對他們的要求有雙重標準。ADHDer做對一件小事總是有所獎賞。

以上翻譯自Healing ADD The Breakthrough Program That Allows You to See and Heal the 6 Types of ADD by Daniel G. Amen, M.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an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